與時間賽跑 ——記第一次參加拍攝 周五中午,攝像師小李一個電話,我提起早已準備好的行李包,一路狂奔到公司里。要出發了,去拍臨海電大(浙江廣播電視大學臨海學院)。又能回去看一下那座熟悉的老城,心里很是激動。 作為臺州大眾影視的一名新員工,此行我的職責主要是做好場務工作,同時借此機會熟悉一下公司的拍攝流程,為我日后的文案工作培養更多的畫面感。大家三下五除二,將拍攝所需要的設備全部搬上了車,然后快速駛向臨海。 終于,我們把握住了落日前最后一片余暉,順利地完成了第一組場外鏡頭的拍攝。 接下來的日程安排得密密麻麻。天還未亮,我們就站在賓館樓頂測試光線,等待時機,剛拍完這一組,馬上又扛著搖臂去拍教學樓,烈日當頭,汗流不止,但這卻是我們拍全景的最佳時刻。再紅的太陽也阻擋不了愛浪漫的我們,架好攝像機,Action! 總算輪到室內的拍攝了,卻遠沒有想像得那么輕松,因為拍人與拍建筑物完全是兩碼事。場景是不變了,但情景可是變化多端。編導不辭辛苦地安撫著教室里異常興奮的學生們,希望大家能多多配合,可還是會遇到“拍我們可是要給錢的”這樣的調侃,所以很多時候為了搶拍一個鏡頭,我們不得不提前跑到某個位置,定好機位。這一點在我們拍攝農業園林專業學生的實踐課時最為明顯。不過總的來說,大家都還是不錯的,尤其是那位戴著草帽的大叔,忍著滴滴汗水,頂著烈日炎炎,臨走時還送我們一句“歡迎再來田里拍”,把大家逗得一片歡笑之余,也讓我們感激萬分。 夜已深,正是入夢時分,而剛剛從片場搬回設備的我們,還在賓館里激烈地討論著拍攝中的一些細節,總結著各種經驗。天氣驟熱,賓館的電路也斷了,黑燈瞎火的,大家討論的熱情卻絲毫不減。一夜的悶熱也根本影響不了我們第二天的拍攝狀態。 一大清早,我們就趕往臨海古街紫陽街采景。為了不讓臨海電大第一任校長丁老先生等得太久,我們狼吞虎咽地吃著早餐,而小梁同志更是左手架著三角架,右手拿著肉包。就這樣,在我們爭分奪秒的努力下,大家順利地拍完了這一組鏡頭。 丁老先生指著電大舊址的那間小辦公室,深情地回憶著臨海電大過去的點點滴滴。那種場景對我的觸動,堪比一部講述革命史的紀錄片。 就在我們拍完臨海電大優秀畢業生、曾獲全國人民優秀警察的施克軍的談話后,公司來電,三友置業公司有個房產推介會需要現場直播,要我們火速趕回椒江。此次活動是由杭州著名主持人張斌主持的“金領之苑”房產對話節目,節目時長為兩小時。我們在臨海拍攝結束已近中午,擔心來不及趕回就沒顧得上吃中飯,電大的司機直接把我們送到了耀達國際。來到現場,看到其他同事都在布置場地、接線、調試,我們也立即投入了工作,快速地完成了設備的調試,在導播時配合很默契,過程很順利。呵呵,等到三友置業的那個帥哥送來了飲料和點心,我們才想起已經是前胸貼后背了。 活動結束了,攝制組聚在餐館里吃了幾個小菜,喝了幾壺涼茶,就馬上又趕回辦公室開會了。 攝制組的人員作了調整,第二天一早就要回到臨海繼續拍攝,而我則要留在辦公室里趕緊為其它幾個準客戶的宣傳片修改策劃案,所以不能一起去了。不過相信我們的團隊,一定可以為這次拍攝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。 這就是我們的團隊,拍攝組形同一家,同甘共苦,肝膽相照。 這就是我們的工作,與時間賽跑,與自己賽跑,沒有什么事辦不到!